1.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2.为什么油价一直涨?

3.石油市场不再过剩又怎样

4.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八连涨,为何一直涨个不停?

5.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6.油价迎来八连涨,影响油价的因素有哪些?

减产协议达成_减产协议油价重回高峰

国际油价不断的攀升最主要的原因是欧佩克组织所做的调整,之前的时候,由于俄罗斯和沙特打石油价格战,导致石油国输出组织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纷纷减产以控制油价,从而防止恶性竞争,后来又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导致全世界油价大幅度下降,特别是美国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国际油价在很长时间内都在低位徘徊。

后来疫情有所缓解,世界各国开始解封,这个时候石油国输出组织仍然没有增加产量,只是允许俄罗斯增加了一点点,在市场恢复之后欧佩克组织没有恢复预期的产量,所以石油价格开始上涨。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加入巴黎协定,推广绿色能源,禁止在国内开采石油,这对整个石油市场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美国现在又成了一个石油进口国,在执政时期允许开采国内石油,美国的页岩气石油公司不断的成立,导致美国成为一个石油输出国,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经明确表态,美国的石油能够自给自足了,但是拜登加入巴黎协定之后,美国有可能会进一步大幅度进口石油,美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达到了一个新高。

当然最近苏伊士运河被船舶堵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石油价格也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很多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欧佩克组织各国之间的协调,因为沙特以及俄罗斯等国的石油储量是非常丰富的,在某种程度上,产量能够决定价格,但是过度的产出会导致这些国家亏损,所以把价格维持在一定的高位有助于这些国家共同盈利。

当然这次石油涨价会影响到很多行业,影响最大的就是化工产业,现在原材料价格不断的上涨,受美联储不断引发货币的原因,大宗货物商品价格攀升,石油价格也随之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对汽车产业也影响很大,对美国的页岩气石油产业是重大利好,当然对一些需要交通运输的行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石油价格上涨会造成运输成本上升,所以一些日用品家的价格也会上涨,在土耳其和巴西以及印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和石油价格上涨,交通成本增加也有关系。总之随着疫情的缓解,石油的价格会随之下降,欧派克组织也会增产,总体上是没有什么大危机。

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的问题。这些国家包括欧佩克(OPEC)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如俄罗斯等),它们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并承诺从2020年5月开始减少石油产量,以期提高石油价格和市场稳定。

这个减产协议的实施将产生以下影响:

1. 石油价格上升:减产协议的实施将减少全球石油供应,从而提高石油价格。这对石油生产国和石油公司来说是好消息,因为他们可以在石油价格上升时获得更高的收益。

2. 石油市场稳定: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会导致石油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减产协议的实施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降低市场波动性,提高市场信心,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 石油公司盈利增加:石油公司的盈利取决于石油价格和石油供应。减产协议的实施将提高石油价格,从而增加石油公司的盈利。

4. 对消费者不利:石油价格上升将导致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石油价格上涨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影响全球经济稳定。

总之,减产协议的实施将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提高石油价格和市场稳定,但也可能对消费者和全球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油价一直涨?

近期油价上涨,地缘政治是主因,美国和伊朗冲突升级直接导致了近期油价的上涨!

另外油价也受了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一些市场不稳定因素和国际油价减产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原油供应量较为充裕,油价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但短期内油价依然会呈震荡向上走势,主要有两方面的提现。一方面欧佩克牵头进行的减产、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进行制裁带来的原油预期供应减少是当前油价的主要支撑因素。

另一方面,贸易争端的持续、英国脱欧进程的混乱等加深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美国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署、欧佩克近期均下调了今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期。多空因素作用下,预计油价在当前水平继续波动可能性较大。

这问题要分两部分来解释,首先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第一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在上涨,第二是因为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导致的总体涨多跌少。

第一原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原因主要是三点:

1.主要原油产出国的供给量减少,主因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2.美国原油库存的减少

3.国际形势影响,几个比较大的原油产出国都受到国内政治或者经济原因的限制,无法保证100%的产能,欧佩克石油产出跌幅已经超过减产协议的限额。

第二原因,定价机制的缺限导致油价总体呈上涨趋势

定价机制中以百分比涨幅和跌幅作为触发条件,会造成绝对值的涨多跌少,

举例1:40美元跌到36美元,会因低于底价,不予调整,再跌还是不会调整,如果一旦超过40就会涨,大家想一想,这相当于双倍涨幅。

举例2:原油由60涨到63则满足5%涨幅,成品油涨,但是如果原油由63跌到60则只会跌4.76%,不到5%,成品油调整搁浅,也就是不能调整。

所以成品油总体呈现出涨多降少,结果就是油价“再也回不到从前”,价格会越来越高,如果油价稳定还好点,越是波动,成品油就会越高。

综上,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

最近有个段子不错: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十年后,2018年5月26日,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元)。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桶贵了吧!

最近我们经受最多的除了股市的大跌之外,无非就是油价的不断上涨了吧,国庆前油价迎来了年内又一次的上调,自2018年9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40元和230元。按一般家用 汽车 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约9.5元。据悉,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0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0元。

虽然说影响油价的因素很多,有国际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原因,也有中国的汽油税负水平较高的原因,我们发现每一升汽油中,我们国家都要缴纳26.81%的消费税,14.53%的增值税,2.89%的城建税,以及1.75%的企业所得税,1.24%的教育附加税等等!

也就是说就算国际油价下跌了,我们这些税收的压力依然存在,而解决税收的唯一办法就是加价于百姓身上所以你会发现,在一升汽油中税费已经高达了48.05%!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油价下跌幅度不大,但是上涨价格却非常多的最重要的原因!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国内成品油价经历了19轮调价,其中,12次价格上调、6次价格下调、1次搁浅,截至本次调价,汽油、柴油吨价分别上调了1340元和1290元。2018年以来,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十二涨六跌一搁浅”的格局。截至本次调价,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上调134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上调1290元。

油价上涨和俄罗斯有关系,13年签订一个25年2700亿美元石油协议有关,这个协议不随着油价涨跌而价格变化。换算成一桶石油100美元左右。

现在石油价80多美元,显然是亏损状态,石油公司为了止损所以提高了税率,中国汽油柴油税率多少呢?42%!现在美国税率多少呢?6点多%!如果国家将税率提高至美国两倍,油价能降低23%!但在中国显然不可能。

国有企业特别是能源行业,不能以赚自己国人钱多而自豪,应该低利润或者不赚钱,老百姓生活成本降低了,国泰民安,这样才利国利民。你中国石油杀入500强,净利润多少多少丢人!

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们国家虽然也开采原油但还不太够,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 故价格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涨跌的影响。 其实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国的生产量远远不足,有些国家甚至根本没有原油,完全依赖进口。因此,除了美国、俄罗斯以及中东、南美几个少数原油充足的国家外,包括中国在内均是原油需求方。 全球市场的原油价格涨了,咱们进口进来的成本上升,那么 汽车 价格也就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上升。

来看下这张原油期货图的走势。去年4月份的时候,WTI原油期货最低跌到了6.5美元一桶,现在的价格为79.64美元一桶。期货价格虽然与现货价格有所区别,但差距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原油的期货价格就是不久之后的现货价格。

原油价格的变化幅度向来非常大,2008年的时候期货价格涨到过147美元一桶,十多年前的美元比现在要值钱,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油价又多么的高。

原油价格上涨的最大原因是供给不足。

前文说过,产油大国就那么几个,结果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外其它几个国家还成立了一个叫做OPEC的组织,一起制定原油供给政策,有钱一起赚。这个组织是很明显的垄断组织,国家上也没人管,人家就敢这么玩。

每次油价要下跌的时候,这个组织就会让成员国减少原油的供给以防止价格下跌。你想啊,市场上卖油的人少了价格不就自然涨上去了吗?

去年疫情肆虐全球,大家都在家里呆着没法工作使得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停滞,对于原油的需求大幅下降,这也就是为何去年油价大跌,4月份的期货价格甚至跌到了10美元一桶以下。 那个时候这些产油国们亏了不少(其实应该用少赚了不少来形容更加贴切,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非常低)。

为了自己的利益,OPEC成员国们达成了减产协议,每天生产的原油桶数锐减。另外一方面,今年疫情稳定大家都出来干活了,对于原油的需求一下子上来了。但这些产油国并没有将产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结果导致市场上的原油供不应求,于是价格迅速上涨,甚至涨超疫情前的价格,创下了6年多以来的新高。

不过,OPEC成员国们已经开始逐步增产了,前不久沙特和卡特尔还为了这事一直在争吵,大家都想趁着油价高提高产量多卖些、多挣点钱。当产量上来后价格自然就会恢复到合理水平,当然大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际油价(供需关系,中东战争,国际博弈(打压俄罗斯伊朗)

美元强弱

国内汽油标号升级

国内汽油升级(乙醇汽油)

两桶油贪心不足,除此无他!!

油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产油的中东局势动荡。之二,国内消费强劲,税费负担重。

因为我们的两桶油还在亏损,利润总上不去,老总年薪还不到一亿!

石油市场不再过剩又怎样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分三方面,一方面是国际方面,一个是国内方面,还有我国原油现状是进口国而不是出口国,也就是说国家需求大于供应。

国际方面

1、中东地区长期的,大量的油田被迫减产或停产,原油供应不足等等直接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下波动,加上加上油价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经突破60美元每桶,并且有持续上涨的趋势。

2、国际原油一般也是由美国一手操纵的,而中国并没有定价权。在石油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恶意控制油价,已经成为美国打击对手的手段。而现在的中国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

国内方面

1、石油的垄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都是中字头,但是又不能亏本赚买卖,所以提升部分价格,价格越高赚的钱越多。

2、税太高,我国油价税款里面有0.83%的地方教育附加税,1.24%的教育附加税,1.75%的企业所得税,2.89%的城建税,14.53%的增值税,26.81%的消费税,而汽油的税收占了一升成品油价格中的48.05%,也就是说真正成品油的成本只占到了成品油总价的51.95%(如果油价是10块,税收占了4.85元,而真正的油价才是5.19元)。

3、如果油价太低,会直接影响到新能源产业,比如电动汽车,本身就贵,要是油价再低一点,大家都去买汽油车了,这样谁还去买新能源车。

4、如果油价低了,大家都开车了,这样会导致能步行的也开车,能骑自行车的也开车,因为出行成本低嘛,而且中国的汽车就多,人也多,马路停车不熄火,浪费严重。

需求方面

我们国家需求大于供应,由于国内对原油需求量较大,国内各大炼油厂炼油盈利能力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不足,炼油成本提高了,国内油价自然就上涨了。

参考资料:

首先,这跟国际油价持续呈现出来的上升势头不无关系。纽约市场和北海布伦特油价,作为两个重要的基准油价,都突破了每桶60美元的高价。这跟世界上两大石油资源大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又有很大的关系。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与俄罗斯达成了延长减产的协议,这也使得供不应求的现象产生,自然,油价就会上涨。虽然减产会对销售额造成影响,但是高油价也是这些石油大国希望看到的,而且对他们有利。

其次,投机者进入到石油市场也对油价有很大的干扰。之前有消息报道,石油国家伊朗发生了“骚乱”,而这给了投机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大肆鼓吹,原油供应会受到此次“骚乱”的影响,而且基准油价之一的北海布伦特油价将会直接达到100美元一桶。这对于油价的上涨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

最后,巨大的需求也是油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其中又包括了四个主要因素: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程度。第二、世界经济的复苏也是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的基本原因。第三、中东国家甚至是俄罗斯本国内的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也对油价的波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基于这四点原因,在巨大的需求之下,油价就会一直上涨。

参考资料:

国内油价3连涨 90号油每升涨0.19元 1箱油涨十块--法

人民网评:油价首涨,消费税如何依法调节--观点--人民网

国内各地油价查询-油价网

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八连涨,为何一直涨个不停?

在没有完全消除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情况下,OPEC和俄罗斯4月20日将在沙特吉达进行会晤,讨论进一步合作的问题。尽管迫在眉睫的政治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收紧石油供应,但OPEC似乎决心继续削减石油产量。

OPEC及其合作伙伴实行减产协议已近16个月,布伦特油价一度飙升至每桶70美元以上的三年高点。

在经历了几十年最严重的石油危机后,油价反弹使这些产油国的国库得到了补充。尽管依赖石油的委内瑞拉经济崩溃,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要对伊朗实施制裁,油市情况还是鼓励着产油国继续减产。

OPEC和俄罗斯联合减产已经缓解了石油库存过剩的问题,但他们希望能持续进行减产。

如下图所示,石油过剩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

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石油市场研究主管威特纳(Mike Wittner)认为,产油国不会认为已经取得胜利并停止减产,他们乐见库存继续缩减,油价升至每桶70美元-80美元的高位。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什么时候会对油价上升感到不舒服?

尽管分析人士警告称,油价上涨可能会对OPEC造成不利影响,因为这会刺激竞争对手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加大供应或抑制石油需求。4月20日在吉达召开的部长会议将重点讨论延长产油国合作的方式。这可能包括延长减产计划的新库存目标,并为持续数年的联盟奠定基础。本周的任何建议都必须在6月的全体会议上得到批准。

OPEC和俄罗斯几十年来一直是石油市场的竞争对手。双方在2016年年底建立了一个联盟,以对抗美国页岩油产量激增带来的库存过剩问题。尽管花费的时间长于预期,但这一战略正在取得成效。随着石油库存降至正常水平,国际能源机构表示,OPEC及其合作伙伴可以宣布,他们完成了减产任务。

OPEC最大的成员国沙特表示,这些减产措施应该至少持续到2018年底或2019年。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Khalid Al-Falih)认为,这是确保市场获得适当平衡、油价高到足以鼓励全球石油工业向未来供应进行投资的必要条件。

坚持减产策略的背后还存在其他激励措施。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今年第一季度,由于油价上涨,OPEC每天的石油收入相比一年前增加了近4亿美元。根据俄罗斯能源部的数据,2017年俄罗斯的预算增加了1.2万亿卢布(195亿美元)。

纽约咨询公司Cornerstone Macro的石油经济学家斯图尔特(Jan Stuart)表示,产油国愿意过度收紧这个市场,他们想由此提振油价增加收入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如果他们想大幅增加收入的话,实行减产可能是正确的事情。

石油政治

据知情人士透露,沙特希望油价涨至每桶80美元,以弥补国内支出的巨大需求,并吸引投资者对沙特阿美IPO进行投资。

尽管俄罗斯对石油收入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但在推高油价方面,俄罗斯看起来更为谨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他支持延长减产合作。随着财务收入变得清晰起来,一些俄罗斯石油公司已经软化了最初对减产协议的反对立场。

这份协议还为俄罗斯提供了政治目标,巩固了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中东地区权力中间人的地位。俄罗斯政府与沙特和伊朗的敌对政权保持着联系,并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Bashar Al-Assad),反对西方列强支持的敌对势力。

莫斯科Raiffeisen Centrobank的能源分析师波利修克(Andrey Polischuk)称:“政治当然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俄罗斯需要与中东盟友保持良好关系。相比去年,现在更应如此。”

减产效果翻倍

不管减产能带来何种好处,OPEC一些成员国因为意外因素导致石油产量下滑。此外,其他破坏石油产量的威胁正在显现。在这种情况下,OPEC继续抑制石油产量可能是一项奇怪的政策。

由于委内瑞拉日益严重的经济衰退打击了其石油基础设施,相比原定每日减产120万桶,现在的减产幅度增加了60%。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发誓要放弃伊朗核协议,并可能重新对伊朗的石油贸易实施制裁。

如果委内瑞拉的经济继续恶化,特朗普真的执行针对伊朗的威胁,OPEC计划外的产量下降实际上将使其预期减产效果翻倍。

然而,产油国并没有填补这一空白,而是在保持严格的纪律。

减产协议或无限期持续下去

随着石油库存接近五年平均水平-OPEC声称的目标,沙特表示,有必要制定新的目标,以消除近年来过高库存造成的扭曲影响。OPEC正在考虑采用其他指标,比如使用七年平均值作为新的库存目标。

法国兴业银行石油市场研究主管威特纳表示:“所有建议都将使OPEC有理由继续减产。”

在吉达,产油国还将致力于将过去一年的临时联盟转变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称,他希望与OPEC的合作能无限期地进行下去。他还表示,目前的产量目标并不是永远的,产油国对此进行着认真的研究。

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3月4日零时,2021年国内成品油价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开启,汽油每吨上涨260元柴油每吨上涨250元。累加2020年末的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八连涨”。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我市自2021年3月4日零时起,将上调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那么油价上涨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一、国内油价八连涨?

根据界面网的报道,3月1日为本轮调价周期第八个工作日,大宗商品资讯机构金联创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国内参考的国际原油品种均价为64.45美元/桶,变化率为8.33%,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280元/吨。

隆众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当天国内参考原油变化率为8.17%,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270元/吨。本计价周期内,美国寒潮天气导致得克萨斯州二叠纪盆地原油产量下降,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加之多地疫苗接种进程良好,国际油价一路走高。

受此影响,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一直在正值范围内波动。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李彦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预计3月3日调价当天,国内成品油调价对应的上调幅度将达290元/吨。

卓创资讯认为,本周期内,在沙特减产执行较好、美原油产量降低等利好消息提振下,国际原油呈现不断上涨走势。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处于正值区间内不断上升,故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将迎来自2020年11月19日以来的“八连涨”。

根据测算,截至3月1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7.19%,对应汽柴油上调270元/吨,折升价,92#汽油及0#柴油将分别上调0.21及0.23元/升。

二、油价大涨啥时候是个头?

我们看到油价已经开始了第8个连续大涨了,大家都在说这油价连续上涨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当前的油价上涨,未来还不会会不会接着涨上去?

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是和国际油价密切相关的,虽然不是完全标准一致的浮动,但是基本上是属于一个相互关联的关系,每隔一段时间成品油上涨和下跌的结果就会在我们日常的油价中体现出来。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油价的大涨实际上和成品油价格有着密切的关联度,由于国际油价处于一个比较强劲的上涨区间之中,实际上带动了整体成品油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在判断当前油价的情况的时候,一定要以国际油价为参考标准,所以这件事的分析就变成了国际油价的分析。

三、那么国际油价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当前国际油价实际上依然处于需求较为萎靡的状态,但是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弱,我们看到病毒的传播实际上也开始逐渐受到抑制,这对于整个世界的需求来说将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只要经济能够恢复需求就能够有比较好的发展,所以未来的需求将会有一定的上涨和回暖,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其次,我们看到国际油价的供给当前,全世界最大的原油出产国,也就是美国实际上处于原油供给不足的状态,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美国的最主要产油区德克萨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特别是石油的运输管道和石油的开采厂之间都没有形成有效的连通,所以国际石油的供给当前依然处于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状态。

第三,从欧佩克的角度来看,当前欧佩克的主要成员国实际上也都处于减产的区间之中,面对着欧佩克主要成员国的减产趋势,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看到各国恢复生产的架势,几大产油国,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实际上依然处于一个相对减产的区间之中,所以我们可以说国际油价当前依然在欧佩克的控制范围之内。

所以,我们综合一下供给和需求就会发现当前需求相对回暖,但是供给依然不足,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国际油价的上涨,所以我们成品油的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上涨区间,除非未来实现了说需求的进一步下滑,或者说供给的进一步增强,才有可能让国际油价进入下行通道。

油价迎来八连涨,影响油价的因素有哪些?

周四,欧佩克+(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将石油减产协议延长至4月底。听到减产的消息,不仅国际油价先涨为敬,而且高盛甚至给出了三季度油价突破80美元/桶的预判。

还记得大约一年前,国际油价一夜暴“负”,闹出了中行原油宝的大乌龙。也就不到一年时间,国际油价的天怎么说变就变?

原油不仅是大宗商品之王,也是股市里的重要题材。本文将从聚焦3个维度,来探讨油价V型反转背后的机会:

前因后果对策

一. 前因

石油在需求端,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当一年前疫情席卷全球、股市暴跌之时,在悲观的经济预期下,石油的需求自然是萎靡不振。

而在供给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不到20个。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步调一致,从理论上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油价的。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富得流油的沙特做起了带头大哥,带领各产油国成立了意在通过限产来涨价的欧佩克。(在经济学概念中,像欧佩克这样的组织被称为卡特尔)

数字人民币系列之三:王座下的阴谋(3/6)

菠菜的视频

· 1699 播放

尽管看起来能在原油市场呼风唤雨,但实际上欧佩克面前要面对3座大山:

1.欧佩克成员国内部的矛盾

只有当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都认真履行减产协议,国际油价才能出在高位。但问题是,减产也意味着有价无市,所谓的高油价只不过是直面富贵罢了。所以,站在博弈的角度,每个成员国都有动机在他国减产之时,自己偷偷增产,赶紧把直面富贵落袋为安——可是如果所有成员都这么想,所谓的减产协议就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另外,作为产油主力的中东国家虽然都有着相同的信仰,讲着同样的语言,但是彼此之间却是谁也不服谁。且不说沙特、伊朗分别拉起了逊尼、什叶两大山头,甚至沙特都无法摆平自己阵营里的小弟。比如卡塔尔早就看不惯沙特,于是在2019年初退出了欧佩克。

2.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矛盾

非欧佩克产油国,以前主要是俄罗斯。

尽管俄罗斯已从世界霸主堕落成一个靠出过活的二流国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地大物博,且还武力值爆表,俄罗斯仍然是欧美重点提防的对象。

所俄罗斯并不怕沙特来硬的,毕竟后者只不过是一个表面镀金的封建国家。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国,也就没有义务遵守减产协定,所以,欧佩克减产让油价上涨,俄罗斯反而占了便宜。

更要命的是,现在不仅是沙特和俄罗斯划江而治的问题了,而是沙特、俄罗斯、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3.页岩油的冲击

页岩油可以简单理解为品位不高的原油(此处不是学术很严谨,需要有油页岩资源)。然而,技术进步和油价上涨,会让曾经没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变得有利可图。

实际上,美国自身的石油资源并不少,近在咫尺的墨西哥湾里,就有不少大油田。后来,页岩油又极大的增加了石油的供给,再加上美国制造业外流,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美国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页岩油动了传统产油国的奶酪,沙特和俄罗斯早就对页岩油不爽了。不过,页岩油在成本上是处于劣势的。页岩油根据开采条件不同,其成本大致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要比沙特、俄罗斯的采油成本高出不少。

于是,大约在去年这个时候,沙特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觉悟,大量增产,并以跳楼价甩卖原油,意在挤垮美国的页岩油。结果这招真的奏效了,去年二季度,美国页岩油钻探的先锋,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市值暴跌超90%,申请破产保护,成了行业近5年来最大的破产事件。

二. 后果

沙特的目标初步达成,萨勒曼亲王高调表示:“(美国页岩油)钻井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

终于可以限产涨价了——信心爆棚的沙特,甚至同意俄罗斯小幅增产。但沙特可能高兴得有点早,有两个逻辑会在暗中侵蚀其自信的根基:

1. 随着油价的进一步攀升,页岩油可能卷土重来。毕竟只是山姆大叔那边只是公司在财务上破产,但是技术还在,就算是破产后无法东山再起,接盘的公司仍然可以用页岩油钻井技术赚钱。尽管美国页岩油井数量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已经从2020年的低点开始回升;

2. 油价上涨无疑是在给光伏、风能等替代能源,以及新能源车送助攻。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一种商品涨价,会刺激其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如果重回高油价时代,充满电没公里只要5分钱的“人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不是更香吗?

三. 对策

尽管欧佩克很努力地想控盘,但国际油价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国际油价大涨,无疑直接利好“三桶油”——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中海油(美股代码CEO)。但是从股价长期走势来看,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没有成长性也就算了,但是连周期股波段易机会都不给这就过分了,直接走走成一路阴跌的大熊股,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精于消费股的巴菲特,也买周期股。股神就曾在十几年前在港股抄底中石油,爆赚了一笔。只不过,巴菲特持有了3年就开始清仓了,也就是说股神只是因为中石油超跌才参与,并不是看好长期前景。

但如果把眼光拓展到整个油气板块,甚至是传统工业领域,实际上还是有一些机会可以关注的。

例如2020年7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了一批天然气管道公司,交易总额约100亿美元。

来源:澎湃新闻

在股神的启发下,我们对于油价上涨的对策,可以关注以下2个投资逻辑:

1. 在碳中和的大题材下,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更低的天然气,将因为需求激增而扩张产能。BP(英国石油公司)就曾在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利用)中的消费占比将接近25%,仅次于石油。由于油气的价格是正相关的,油价上涨也会带动天然气涨价;

2. 管道是天然气运输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三桶油已经将管道资产剥离并转移至管网公司。而且我国管网建设现在仍处于建设期,因此管道材料的供应商将迎来需求的改善。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ID:xingkongcaifu1)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2021年3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0元。这个是油价今年第四次调价,联系到2020年末的调价,已是?八连涨?。相关政府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和好相关产品。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加大对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影响油价上升的因素,原因有很多,包括地缘政治,政策等。

第一,就是政治元素

主要看石油出产国产量,其中包括伊拉克,俄罗斯等国。如今伊拉克南部的政治动荡持续加剧,这些不安全环境,确实影响到伊拉克的石油工业。事实上为伊拉克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产量会不断提升。不过因为紧张局势,导致油田关闭,影响石油价格。

另外还有重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意见,它与阿拉伯国家达成一致,达成减产协议。沙特自愿进行额外减产,导致国际油价走高 。这个协议具有很强不确定性,也会影响石油的价格。如果俄罗斯退出OPEC+,大幅增产,会导致油价下跌。另外不可不预判美国对石油价格影响,特别是两个政党观点。民主党候选人倾向于反对使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自然会下跌。

第二,就是国内使用需求

中国的石油使用需求,一致影响其价格。为了减少对外国依赖,中国不断扩大其储备,阻止油价进一步下跌。保证世界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

第三,疫情影响

如今中国经济呈增长趋势,石油是工业血液,疫情呈稳定趋势。市场上使用石油需求量增高,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九连涨?,导致向新能源等其他领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