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沙特、阿联酋、巴西等拒绝了美国要求,不同意增加石油产量?

2.中东战争当前的格局及外在影响是什么

3.阿联酋早已经撤军了,胡塞武装为什么还不放过他们呢?

为什么沙特、阿联酋、巴西等拒绝了美国要求,不同意增加石油产量?

阿联酋出手油价下跌_阿联酋出手油价下跌多少

第一、原油产量增加了,受损的是这些产油国。

对这些主要石油生产国来说,不管国际油价怎么上涨,原油的生产成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比如目前中东每桶油的生产成本大概是在10美元到15美元之间,我们就按照每桶平均13美元计算。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大概是105美元左右,相当于中东生产一桶原油的利润大概在90美元左右。

假如中东以及巴西等一些原油主要生产国听从美国的安排大幅增加原油的产量,一旦国际原油增加了,油价肯定会迅速下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之所以长期在高位徘徊,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欧美对俄罗斯原油的限制,导致俄罗斯原油出口减少,目前国际原油缺口大概在200万桶到400万桶之间。如果中东以及巴西一些原油生产国大幅增加产量,比如将每天的产量增加300万吨以上,到时国际原油价格肯定会迅速下跌,有可能下跌到90美元以下。

如此一来,他们每桶的利润就会减少15美元左右,最后一算,在原油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这明显是一笔亏本买卖。所以对于这些原油生产国来说,他们当然知道这是简单的算术题,他们最希望原油价格长期在高位徘徊上,这样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想要让原油维持在高位,控制原油产能,不能让原油大幅增加,甚至在原油有可能出现下降的时候减少产能,这才是他们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

第二、这些原油生产国跟俄罗斯关系都不错,没有必要跟俄罗斯唱反调。

目前欧美一些国家正在试图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以此来达到遏制俄罗斯的目的。只是苦于欧盟对俄罗斯原油进口依赖度比较大,所以他们投鼠忌器,至少短期内他们不敢完全中断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那样只会导致欧洲的通胀迅速飙涨,甚至民声载道。但是如果沙特、阿联酋、巴西听从欧美的安排,大幅增加原油产能,增加的这部分产能完全能够抵消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如此一来对俄罗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意味着巴西,沙特,阿联酋增加原油无疑会对欧美形成一种助攻,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则是一种负面影响。但是欧美的这个算盘明显是行不通的,因为目前中东一些国家还有巴西跟俄罗斯的关系都挺不错的,他们没有必要为了顺应欧美而得罪了俄罗斯,还要自己承受原油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这些国家没有听从欧美的安排,而是严格控制原油的产量,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中东战争当前的格局及外在影响是什么

中东战争是指以色列同周边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至1973年期间所发生的4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48年5月15日。结果巴勒斯坦领土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56年10月29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为由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丧失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集

中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的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后来,以色列在美国紧急援助下,调集兵力,转入反攻,逐步夺取了战场主动权。最后,双方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签署了停战协定。

中东战争是现代化战争。战争双方使用了美国或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武装直升机、电视制导炸弹、“萨姆”型防空导弹等。战争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电子对抗。双方飞机损失约60%、舰艇损失80%以上,大部分坦克为各种导弹所击毁。

中东战争爆发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从表面上看,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拼杀,实际上却是两个超级大国的间接较量。

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著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 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 Yehuda 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 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70万人口,61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10万人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者,后来为英军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后便可以独立。在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 E. 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中东战争简史

中东位于欧、亚、非三洲的连接处,他是 欧洲的侧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境内有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处于“五海三洲 ”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中东地区占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6亿左右,分布有17个国家。这些国家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大约有20多个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的阿拉伯民族,约占中东人口的一半以上。 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各个国家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每年来这里朝圣的信徒多达150万以上。中东有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的则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东正教,还有少数人信奉拜火教。耶路撒冷是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两教教徒心目中的“圣城”。许多国家把伊斯兰教规定为国教,并写入了宪法,可见宗教信仰在中东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成为本地区许多矛盾的焦点和起因。此外,中东地区是世界的能源中心波斯湾及其周围广大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统计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3以上,天然气储藏量也是世界之首,可以说中东是世界的能源宝库。

中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东地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的文化。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掌握了医学、建筑、文学等,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辉煌。正是中东地区的这种极其优越的战略地位和能源地位注定了中东不会是一个安宁的地区,加上本地区民族成分与宗教信仰极为复杂,战乱在所难免!一、 外国势力对中东虎视眈眈早在1789年,法国帝王拿破仑就率领其远征军从亚历山大港登陆埃及,占领开罗,企图借助他的战略优势牵制英国。在1801年法军撤出之后,英国又将其纳为自己的殖民地,对埃及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十几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将其魔爪伸向了波斯湾地区,占领了许多阿拉伯酋长国,中东成为英国资本聚集的重要来源。1839年,英国殖民者又占领了亚丁,并强迫毗邻的20多个国家签订所谓的“保护条约”,组成了“亚丁保护地”,以期巩固他的统治。与此同时,英、法、俄在土耳其和伊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阶段,这种争夺变得更加激烈。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这时,中东理所当然的成了英、法、俄以及后起的德国等帝国主义拼死争夺的对象。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为控制该运河,确保通向印度和远东的重要通道,英国于1878年占领了塞浦路斯,继而又于1882年占领了埃及,并排挤法国势力,使埃及沦为其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波斯湾及其沿岸的酋长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这场争夺战中,英国是最大的赢家,先后强迫阿曼、巴林、麦什哈特阿曼(即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各酋长国缔结了一系列保证英国享有垄断特权的协定,把波斯湾各酋长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把波斯湾视为“英国的内湖”。中东的许多国家例如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在该帝国土崩瓦解之后,这些国家纷纷沦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就是伊朗也没有摆脱这种命运,沦为英国的半殖民地。另外应该单独提及的就是沙皇俄国。在17世纪末,沙俄仍然是一个内陆国家。为了开辟一条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沙俄占领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预谋已久。1851到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圣地”所谓的监护权,对土耳其施加压力,要求土耳其承认其对土耳其基督教徒有监管权,企图干涉土耳其内政,进而占领两海峡。但由于英、法的干预,沙俄的计划受挫。在情急之下,沙俄先后两次发动对土动武,但均已失败告终。但随后的《圣斯蒂发诺和约》却使沙俄达到了占领土耳其的目的。由于沙俄占领两海峡的预谋没有达成,矛盾不断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

二、 中东内部虎虎相争

(一)两伊战争这是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相对于1990-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的“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或“海湾战争”而言)。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 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战,把一切军队撤到国际边界内;联合国秘书长派观察员监督停火与撤军;交战双方释放和遣返战俘;委托一公正机构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就一切未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方案。伊拉克当即表示接受这项决议,伊朗开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两伊实现陆、海、空全面停火,随即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开始直接谈判,讨论落实安理会第598号决议有关的问题。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加少,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状况。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二)海湾战争 1990 年8月2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伊科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经过约14小时的战斗,下午7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8月3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月6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2000 余辆。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原因: 1、领土纠纷。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而后伊,科两国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出去是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一心想早日收回来。 另外,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生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画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认为该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属科领土。 2、关于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 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 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提出与伊作战保卫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亿美元的债务。科威特,阿联酋等国认为难以接受。外国介入对于伊拉克这一侵略行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给予了谴责。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苏联也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0票反对,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2日至 11 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2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 阿以冲突阿以冲突一直是中东乃至整个世界冲突的焦点。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 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耶路撒冷问题是中东和平进程中最复杂和最敏感的问中东战争简史中东位于欧、亚、非三洲的连接处,他是 欧洲的侧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境内有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处于“五海三洲 ”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中东地区占有1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6亿左右,分布有17个国家。这些国家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大约有20多个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的阿拉伯民族,约占中东人口的一半以上。 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各个国家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每年来这里朝圣的信徒多达150万以上。中东有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的则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东正教,还有少数人信奉拜火教。耶路撒冷是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两教教徒心目中的“圣城”。许多国家把伊斯兰教规定为国教,并写入了宪法,可见宗教信仰在中东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成为本地区许多矛盾的焦点和起因。此外,中东地区是世界的能源中心波斯湾及其周围广大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统计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3以上,天然气储藏量也是世界之首,可以说中东是世界的能源宝库。中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东地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的文化。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掌握了医学、建筑、文学等,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辉煌。正是中东地区的这种极其优越的战略地位和能源地位注定了中东不会是一个安宁的地区,加上本地区民族成分与宗教信仰极为复杂,战乱在所难免!

一、 外国势力对中东虎视眈眈早在1789年,法国帝王拿破仑就率领其远征军从亚历山大港登陆埃及,占领开罗,企图借助他的战略优势牵制英国。在1801年法军撤出之后,英国又将其纳为自己的殖民地,对埃及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十几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将其魔爪伸向了波斯湾地区,占领了许多阿拉伯酋长国,中东成为英国资本聚集的重要来源。1839年,英国殖民者又占领了亚丁,并强迫毗邻的20多个国家签订所谓的“保护条约”,组成了“亚丁保护地”,以期巩固他的统治。与此同时,英、法、俄在土耳其和伊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阶段,这种争夺变得更加激烈。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这时,中东理所当然的成了英、法、俄以及后起的德国等帝国主义拼死争夺的对象。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为控制该运河,确保通向印度和远东的重要通道,英国于1878年占领了塞浦路斯,继而又于1882年占领了埃及,并排挤法国势力,使埃及沦为其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波斯湾及其沿岸的酋长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这场争夺战中,英国是最大的赢家,先后强迫阿曼、巴林、麦什哈特阿曼(即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各酋长国缔结了一系列保证英国享有垄断特权的协定,把波斯湾各酋长国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把波斯湾视为“英国的内湖”。中东的许多国家例如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在该帝国土崩瓦解之后,这些国家纷纷沦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就是伊朗也没有摆脱这种命运,沦为英国的半殖民地。另外应该单独提及的就是沙皇俄国。在17世纪末,沙俄仍然是一个内陆国家。为了开辟一条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沙俄占领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预谋已久。1851到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圣地”所谓的监护权,对土耳其施加压力,要求土耳其承认其对土耳其基督教徒有监管权,企图干涉土耳其内政,进而占领两海峡。但由于英、法的干预,沙俄的计划受挫。在情急之下,沙俄先后两次发动对土动武,但均已失败告终。但随后的《圣斯蒂发诺和约》却使沙俄达到了占领土耳其的目的。由于沙俄占领两海峡的预谋没有达成,矛盾不断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

二、 中东内部虎虎相争 (一)两伊战争这是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相对于1990-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的“第二次波斯湾战争”或“海湾战争”而言)。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 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战,把一切军队撤到国际边界内;联合国秘书长派观察员监督停火与撤军;交战双方释放和遣返战俘;委托一公正机构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就一切未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方案。伊拉克当即表示接受这项决议,伊朗开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两伊实现陆、海、空全面停火,随即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开始直接谈判,讨论落实安理会第598号决议有关的问题。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加少,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状况。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二)海湾战争 1990 年8月2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伊科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经过约14小时的战斗,下午7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8月3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月6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2000 余辆。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原因: 1、领土纠纷。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而后伊,科两国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

阿联酋早已经撤军了,胡塞武装为什么还不放过他们呢?

阿联酋早已经撤军了,胡塞武装还不放过他们的原因: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沙特阿拉伯的强大盟友,也是参与也门内战的沙特联军的主力军。

自2015年以来,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介入也门内战,导致该地区9万多人死亡,2400万人陷入人道主义灾难,这是胡赛报复的主要原因。

空袭沙特阿拉伯取得巨大成功后,胡塞的武装力量瞄准了沙特阿拉伯的弟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胡塞就已经制定了针对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进攻计划。

同月14日,胡塞成功袭击了沙特阿拉伯的重要石油设施。胡塞20日宣布,将对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300个战略目标,包括军事和石油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

胡塞将警告阿联酋不要无所畏惧,因为阿联酋距离也门比沙特阿拉伯更远。胡塞空军的“先锋”和“无敌-3”无人机装备了最新研制的无人机喷气发动机,射程1500-1700公里。每架无人机可携带4枚精确制导导弹,可从3个不同角度发射。

胡塞装备了其他先进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可以干扰阿联酋的“爱国者”系统,使其无法有效应对胡塞的无人机攻击。应当指出,胡塞即将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发动空袭,必将使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并可能成为点燃中东战争的导火索。

胡塞攻击沙特阿拉伯后,与此无关的伊朗被美国拖垮,包括特朗普总统、格雷厄姆参议员和蓬佩奥国务卿。几位重要的美国政治家呼吁对伊朗进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

特朗普甚至声称美国已经开始“全面备战”,“大炮已经装好”,虽然最近战争的基调有所松动,但也是因为沙特阿拉伯表示可以在9月底前恢复生产,并有望增加石油产量每天1100万桶。

如果胡塞再次对产油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发动空袭,损害该国的原油工业,国际油价将再次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