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常见的植物油种类

2.棕榈油的生产贸易

3.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到底哪种油最安全健康?

4.WTO关于农业贸易方面的协定有什么?

中国常见的植物油种类

竞拍50万吨大豆油价格_大豆油大盘价格

中国常见的植物油种类:

菜籽油:稍带绿色,口尝香中带点辣味,油沫发黄。

花生油:油色淡黄,细闻有花生味,油沫微呈白色。

大豆油:油色深黄,豆腥味较大,口尝有涩味,油沫发白。

葵花籽油:色泽清亮透明,芳香可口,炒菜不腻。

香油:棕红色,闻、尝都有浓浓的香味,适合做调料。

棉籽油:油色暗黄,口尝没有味,油沫发黄。

火麻油:稍带绿色,淡淡的清香,炒菜煮汤都宜。

近年来,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在总量上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食用植物油行业整体上也取得了较快发展。2011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达到4331.9万吨,同比增长19.6%;表观消费量达到46.7万吨,同比增长8.3%;营业收入达到7350.6亿元,同比增长27.9%。

随着原料稀缺、成本上升,为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而限制产品价格,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毛利率仅维持在7.9%-9.1%之间,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的企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而在产业链中拥有原材料优势、品牌渠道优势的企业则较为有利,2011年益海嘉里、中粮集团、鲁花集团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15%、8%,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棕榈油的生产贸易

全球油料市场主要被大豆、棕榈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种作物所主导。2005年,全球油脂生产已经达到了1.3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00万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全球油脂需求量约为5100万吨,到已经增长了近2倍。在油脂中,植物油占到了整个油脂总量的82%,其余由黄油、猪油、牛脂和鱼油等构成。尽管近些年来油脂产量总体在不断增加,但是动物油脂的产量基本上维持不变,油脂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植物油脂,在所有植物油中,棕榈油近十年的增长最为显著。 棕榈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1989年以前,全球的棕榈油产量不足1000万吨,而在19年以前,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从1000万吨向2000万吨小步迈进。1998年开始,全球的棕榈油产量随着东南亚棕榈油产量的快速提升而实现了飞跃性增长,截至到2006年,全球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3500万吨,相当于50年代产量的7倍。食用棕榈油和棕榈油工业用途的扩展推动了棕榈油产量的迅猛提升,相对其他油类产品低廉的价格、世界及部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棕榈油用量的高峰,从而推动了东南亚棕榈种植业的蓬勃发展。自1995年以来,世界棕榈油产量大幅增长,按照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过豆油产量。

世界上有约20个国家在生产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只有三个,他们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这三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6%以上。

1.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的45%。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3,达250万公顷。1985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基本上在500万吨左右徘徊,在2005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20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也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

2.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印度尼西亚是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棕榈油生产大国,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41%。随着马来西亚适于棕榈树生长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棕榈油产量的增长已经转移到了印度尼西亚。在过去十多年中,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也增长为近原来的三倍。19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比印度尼西亚的产量高出了360万吨,但是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至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 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棕榈油在世界油脂贸易中并不突出,当时的主要贸易油脂为大豆油和动物油脂。到了1993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棕榈油贸易量占全球油脂贸易量比重从10年的10%增长到17年的20%,1985年达到了30%水平。19年,世界棕榈油的总产量为1741万吨,而出口量达到了1134.6万吨。截止到2006年,棕榈油贸易量占世界油脂贸易总量的比重超过50%。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其棕榈油总产的90%被用来出口,马来西亚出口的棕榈油只有很少量属于未经提炼的毛棕榈油。1985年以前,马来西亚几乎控制着整个棕榈油的出口市场。1986年,马来西亚毛棕榈油的生产量为454万吨,占同年世界棕榈油产量的60%,出口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出口量的68%。199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为88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出口量为732.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4%。随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份额的不断增加,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量下降到了占全球一半份额左右。2005年全球棕榈油总出口量达到了2630万吨,其中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达到1345万吨,占49%,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为1030万吨,占39%。

世界棕榈油出口市场的88%份额被这两个主产大国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榈油。 近些年来,动物油脂消耗量在全球油脂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从80年代末的24%下降到17%,而受到世界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增长的驱动,植物油脂的消耗却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地域性的油脂消耗比例是向发达国家倾斜的,世界上75%人口聚集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但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和美洲却消耗掉40%的油脂总量。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油脂增长潜力要高于发达国家。

2001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为2400万吨,自1995年以来,棕榈油消费出现急剧增长,到了2005年,全球棕榈油的消费量达到了3300多万吨,5年的消费增幅达到38%。总体上,棕榈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欧盟也提高了棕榈油进口量,以抵消因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提高而造成的菜籽油供应缺口。棕榈油主要消费国有印度、欧盟25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占到消费总量的60%。作为一个主要的消费国,我国占全球棕榈油消费总量的14%,印度占11%。近几年,我国棕榈油消费增幅最为明显,2001年我国国内棕榈油消费量刚刚超过200万吨,到2005年消费量翻了一倍多,达到了436万吨。 中国棕榈油现货市场中贸易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发达。广州、张家港、天津是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地,并由此向周边地区辐射。棕榈油有食用和化工两个方面的用途,消费企业众多。

加工流通

中国棕榈油主要依靠进口,华北(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华东(张家港、泰兴、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华南(黄埔、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加工、销售地区,棕榈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2%,其中华北地区占24%,华东地区占34%,华南地区占34%。从进口港来看,天津港、张家港和黄埔港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7%,此外,青岛、深圳、厦门的棕榈油进口量也比较大,均占全国总进口量的5%左右。

国内有棕榈油加工(精炼、分提、调和)企业上千家,主要的棕榈油加工企业如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天津龙威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基本分布在主要进口港的周边地区,根据2006年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当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大型油脂企业有50多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60%,开展直接进口的油脂企业通常将大部分棕榈油精炼、分提后再进入贸易领域,小部分通过中间商进入流通领域。

国内有棕榈油贸易企业近万家,其中大型贸易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进入国内后再通过大量的中小分销商进行分销。2006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贸易企业有80多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4%。这些贸易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储存仓库,通常租用油脂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储罐。

天津、上海和广州周边地区不但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贸易集散地,而且大型的棕榈油加工企业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拥有足够的棕榈油加工、储存能力。

1. 天津周边地区。天津周边地区棕榈油进口量、加工及库存能力都很充足,各主要油脂企业共有约4500吨/天的加工能力、近40万吨的罐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京、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北部、山东东部、山西大部分、内蒙、东北部分、甘肃、陕西。棕榈油加工企业为获得较低的物流成本,基本上都建在港口附近,大型船舶停靠方便,向外运输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条件便利,是国内棕榈油的一个重要集散地。

2. 上海周边地区。上海周边地区各主要油脂企业共有约2500吨/天的精炼能力、近60万吨的罐容,其中加工企业的罐容约20万吨,仓库的罐容约40万吨。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该地区棕榈油加工企业都选择临港工业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张家港、泰兴、宁波等地区,各港口大多可以停靠3至5万吨的货轮。其中向河南和陕西的销售主要通过铁路,向其他省份的销售主要依托长江水道,通过水运的方式完成,具有很好的棕榈油集散功能。

3. 广州周边地区。广州周边地区棕榈油产能和罐容也很充足,各主要油脂企业共有约3000吨/天的精炼能力、40多万吨的罐容,这些罐容基本上都分布在加工企业。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棕榈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沿珠江入海口一带,各港口大多可以停靠3至5万吨的货轮。其中广东、福建等省的棕榈油销售以水运为主,并对湖南南部、广西东部有一定的辐射力,向其余地区的销售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棕榈油集散功能较强。

消费情况

棕榈油既可以用于食用消费,也可以用于工业消费,来自贸易商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1.我国植物油的消费结构

如果以各油品的消费量来衡量其市场份额,以2001年为分水岭,其前与其后植物油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1年以前,各品种植物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变化并不显著,2001年市场份额从大到小依次为: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棉籽油、小品种油。2001年以后,豆油、棕榈油消费份额明显增长,而菜籽油、花生油与棉籽油的消费份额出现降低,小品种油制品消费份额在2001-2003年增速明显加快,2003年以后增速有所减弱,但仍逐年刷新历史纪录。2004年棕榈油食用消费量达到270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为29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

2.棕榈油的工业消费

由于我国对44度以上棕榈油并不实行配额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几年44度以上棕榈油的进口,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也相应出现迅速增加。2002年棕榈油工业消费为35万吨,2004年则达到了120万吨,2002-2004年工业消费量平均年增长42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为14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

3.棕榈油的消费企业情况

从消费企业来看,目前国内有成规模的各类棕榈油消费企业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型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主要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和化工领域,代表性企业有方便面生产企业如统一食品集团、顶新集团等,化工企业如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等。大部分消费企业通常不自己直接进口,主要靠中间商供货。2006年直接进口的消费企业约有30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据不完全统计,总体上来看,进口棕榈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直接进入终端消费、来料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

4.我国棕榈油消费的季节性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因此其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从2004-2006年的情况看,1、2月份的进口量比较小,大约在16-29万吨左右,6-9月份进口量较大,2004年8月份、2005年6月、2006年8月分别为当年进口量最大的月份,分别达到41万吨、50万吨和67万吨。

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到底哪种油最安全健康?

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都是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植物油,只要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是安全 健康 的食用油。需要注意的是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 小作坊生产的 笨榨油,由于生产工艺的局限,反而容易被污染黄曲霉菌,对 健康 不利。

玉米油、大豆油 和葵花籽油 都是亚油酸含量50%以上的食用油,花生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 油酸比例各占50%左右。 这几种 食用油都是 利于 健康 的好油,适量食用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尤其是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 如果再加上含a-亚麻酸的亚麻籽油、含油酸的橄榄油,就是厨房里非常完美 健康 的食用油 搭配方案。 不过好油虽好,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 量也不要超过 25-30克。这 也是 我国2016版膳食指南的食用油用量建议。

不是所有植物油都是 健康 油。椰子油、棕榈油虽然都是植物油,但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用后会增加坏胆固醇增加。 植物奶油 ( 人造奶油 )更是以富含对心脑血管有危害的反式脂肪酸,应尽量避免食用。

作者简介:孙玉红 注册营养技师

问题问的稍微有点问题,当然不同的原料也决定了每种油的口味和营养成分,但这只是建立在压榨工艺生产的食用油。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压榨和浸出两种,还有一种是先压榨再掺入浸出油。首先来介绍一下两种生产工艺,所谓压榨就是用纯物理的方法将油脂从原料中挤压出来,这又分为冷压榨和热压榨,当然冷压榨会更好一些,压榨工艺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油脂的风味和营养,缺点是出油率低,以花生油为例,压榨出油率大约在35%。浸出工艺是利用六号轻汽油通过萃取的工艺将原料中的油脂溶解,然后通过高温将轻汽油蒸发,剩下的油脂再经过精炼,碱炼,脱臭等等工艺将油脂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浸出工艺的最大优势就是出油率高,以花生油为例,浸出出油率可以达到47%,浸出的缺点也很明显,油脂中残留的轻汽油成分,高温产生的苯并芘,脱酸等残留的化学添加剂等,对人体 健康 存在潜在威胁。另外浸出因为高温(最高可以达到280摄氏度)造成油脂中的风味成分和营养成分基本破坏殆尽,基本上仅剩下纯粹的油脂,一团热量。另外目前市场上的好多标注压榨花生油其实多数都是压榨加浸出的组合,先压榨然后从压榨完的油饼中再把剩余的油脂萃取出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标注的压榨花生油没有纯物理压榨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当然有的厂商为了香气扑鼻会加入相应香精,这难不倒国人,因为我们每个生产者都是化学家。

我自然要说是花生油 最 健康 最营养 安全喽 因为是我亲身实验的 从小就吃花生油长大的 ,吃了30多年了 还是很喜欢花生油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穷 有时候直接就馒头沾着花生油吃 加点盐 真的特别香 金**的花生油滴在慢头上 有时候不小心就会流到手上 弄得手上都是 老妈一味道花生油的味道 我就该挨揍了 因为 她知道我又那馒头直接在油罐里沾了 弄得里面全是馒头渣

超市里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从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到瓜子油,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是好?

那么,食用油到底哪种更 健康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花生油

花生油色泽更为亮透明,香气很是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此外,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含酸达80%以上,且脂肪酸构成非常好,算是均衡型植物油,易于消化吸收。

常吃花生油可以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

2、大豆油

大豆油一般色泽较深,有轻微的豆腥味,加热时容易产生泡沫。大豆油的脂肪酸比例比较好,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8%。而且大豆油中的亚油酸含量也非常丰富,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3、玉米油

玉米油食用不是很普遍,这是因为玉米的出油率不高,因此单独玉米榨油很少。

玉米油的特点是维生素E较多。此外,玉米油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在60%以上,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夜盲症、干眼病等多种疾病。

如果是玉米胚芽油,则很适合快速烹炒和煎炸食品。

4、瓜子油

葵花子油颜色呈金**,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并且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和成长,保护皮肤 健康 ,并能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积,是一种高级营养油。

至于选择哪种食用油,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口味和 健康 需求进行选择。

问题中提到的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只要是正规品牌,保存得当,都是安全的,也是 健康 的,不分伯仲。但是真正的 健康 吃油的方法是“花心”着吃,而不是单一的吃某一系列的油脂。

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这几种油是一个“部门”的油脂。

题目中提到的这几种油,是生活里的常见用油。也是目前百姓餐盘吃的最多的油。虽然这些油,出自不同的油料作物,但是透过显现看本质,他们为身体提供的脂肪酸都是以必需的亚油酸为主。

虽然也是身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但是长期在这个“部门”里换着吃油,不能满足 健康 吃油的条件。因为 健康 吃油是需要按照不同的脂肪酸来换着吃。比如家里常用油要有含有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为主的亚麻籽油、紫苏油、胡麻子油等;还要有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橄榄油、山茶籽油等,自然还要有题目中提到的亚油酸为主的油。

所以 健康 吃油,是要换着不同“部门”去吃,而这不同部门是按照脂肪酸的不同去划分的。别死磕一个部门的油。

当然 健康 吃油的另一个宗旨就是少吃油,一般人群一天的用油量是25-30g。

总结一下,对于油来说,只要购买的是正规大品牌的油,还是可以放心全安的去吃的。要想 健康 吃油,就需要从不同的脂肪酸的角度出发换着不同的类型去吃,而且要控制量去吃,这两点才是 健康 吃油的准则。

一:安全不安全,哪要看加工油企业的良心,企业道德,老板的良心,纯不纯净,纯不纯正,含量多少,是否是进口的转基因原材料生产,转基因食用油是否还未被现在科学技术,未能力发现,对人身体 健康 造成伤害,对人的性功能,发育功能,生育功能等,还未被现代科学发现,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有害物资,成份,病菌等!

二:安全不安全:要看油的纯净度,占百分比,是否添加其它植物油,添加剂,化学防腐剂,杀茵,灭茵,消毒等!

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想要吃进口最安全的食物,油的话,最好亲历亲为,自己亲自买原材料,然后找个小作访,亲眼目睹加工成成品油。这样的油才吃着 健康 ,放心,安全,安心!个人认为。

要说最安全 健康 要数花生油。它的各方面营养成分都是比较高的。

最好的工艺压榨花生油,比较受大众的选择。

其次应该是玉米油,含胆固醇低,油脂相对较少,但是它没有花生油香,营养成分比花生油略差一些,但是价格不高。

也很多人喜欢大豆油,但是有部分人感觉大豆油尤其大豆色拉油,里面成份较多,参有其它食用油的成份,就不太满意。

这几种油 也就剩花生油不是转基因了 其他说安全都是忽悠 转基因品种谁知道安全不安全!现在一年进口9000多万吨大豆 这可都是转基因!玉米更不用说 国内以前推得先玉335 那就只能呵呵了!

哪种好真不知道,但多年的餐饮行业经验告诉我大豆油应该是最便宜的,转基因大豆油也是最多的,用过好几种油,配料表里面都是转基因大豆!朋友同行,用的油注意了一下也是转基因大豆油,(最常见的就是那个元宝牌)

花生油,瓜子油,菜籽油。因为买到转基因机率低。

WTO关于农业贸易方面的协定有什么?

《协议》包含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农业方面的条款可以分为三部分:农业协议总则、农产品具体减让承诺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这三个部分就农产品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反倾销标准和保障措施实施标准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市场准入

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许多WTO成员国一样,中国承诺对一般农产品的进口取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撤消与WTO规则不相符的非关税措施;对敏感商品(如大宗商品)取关税配额(即对配额内的农产品进口实行低税率,对配额外的进口实行高税率) 和准国家专营制(即国有贸易实体和非国有贸易实体均有权得到规定的配额)。同时,降低进口关税,增加配额额度,提高配额管理透明度,实现部分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关税化,授予外国企业贸易权和分销权。

1 降低关税,提高配额,非关税措施关税化。

中国同意削减农产品进口税率,逐步增加敏感商品的进口配额。到2004年1月1日,农产品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22%降低到17.5%,对美国优惠产品的生产率将从目前的31%降至14%。具体承诺如下:

1)对棉花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棉花进口初始配额为74.3万吨,配额内关税税率为1%,配额外关税税率76%。进口配额将逐步增加到2004年的89.4万吨,配额外关税税率降至40%。提高配额和利用率,为国有贸易实体和非贸易实体分别提供33%和67%的额度。

2)对奶制品进口实行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撤消与WTO规定不相符的一切非关税措施。

3)降低鱼类进口关税税率,从目前的25.3%逐步调整到2005年1月1日的10.6%。

4) 谷物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和准国家专营制。中国承诺在配额内进口征收低关税(谷物的税率为1%,谷物加工品不高于10%),配额外进口征收76%。至2004年,谷物进口配额将显著增加,同时,配额外进口关税税率降至65%。另外,中国在加入WTO后将取消大麦的进口配额制,代之以9%的关税税率。

5)肉类进口实行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同时,削减肉类关税,关税减让到2004年完成。

6)油籽和大豆油。首先,中国承诺到2006年实现大豆油的贸易自由化。在过渡期内,对大豆油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初始配额为171.8万吨,配额将逐步增至326.1万吨,配额外关税税率降至20%。为私有贸易实体预留份额增加到配额制取消前的90%。从2006年起,取消大豆油的进口实行关税税率为74%,为私有贸易实体预留份额为50%;到2005年,配额将逐步增至326万吨,配额外关税税率降低到20%。为私有贸易实体预留份额增加到配额制取消前的90%。从2006年起,取消大豆油关税配制和准国家专营制,进口只征收9%的关税。其次,对大豆不建立配额制,关税税率限定在目前3%(1998年大豆进口量超过300万吨),同时把大豆粉的关税限定在5%。再次,中国答应取消棉籽、向日葵籽、红花籽、花生仁、玉米油的配额制,代之以10%的关税税率。同时,对这些菜籽和大豆油征收的关税税率不高于其它植物油。

7)对专业农作物进口实行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关逐步降低关税。

8)中国将削减木材及木材制品的谈判为其它国家提供更为优惠的关税减让方案,那么这一更优惠的方案同样适用于美国。此外,《协议》农业部分还将就化肥进口达成一致。

2 关税配额管理

中国特别承诺,将以经济标准而非政治标准来管理关税配额,确保关税配额制度的透明度和连贯性,并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配额的配额不受妨碍。同时,中国要充分利用配额原则。如果原进口配额持有者未能利用配额,则其配额重新分发给其它可能进口的贸易实体。如果国有贸易公司(如中国粮油进口出总公司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等)持有的配额在当年10月未签约使用,这部分配额将重新分发给非国有贸易实体使用。

3 撤销与WTO相背的非关税措施。

中国承诺保持非关税措施(如动植物检疫措施、卫生标准、国内税等)与WTO相关条款的一致性。确保措施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使其建立在充分的科学依据之上,而非仅出自于政治保护主义的需要。《协议》中垂申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就柑橘、肉类、其它谷物等的卫生检疫标准达成一致。

1)柑橘类。中方同意撤消对美国柑橘的的进口禁令。在头两个收获季节内,中国允许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及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两州经批准的距果蝇发作区20公里以外的区域向中国出口柑橘。

2)小麦和其它谷物。中国撤销对美国太平洋西北部7个州的小麦进口禁令,允许每50克样本中包含3万吨以下TCK孢子的小麦和其它谷物输往中国各地,且不附加其它限制,如转运要求。

3)肉类。中国允许取得美国农业部的食品安全卫生检验署卫生检验证明的肉类及家禽出口到中国。

(二)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

中国承诺不再增加并减少扭曲贸易的国内补贴。具体减让水平以日内瓦多边谈判协议和工作小组报告为依据,同时,提高国内支持措施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在出口补贴方面,中国在加入WTO后对所有农产品均不给予出口补贴。

(三)贸易权和分销

除特定产品清单中的商品(包括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外,中国承诺将分三年逐步授予所有贸易实体贸易公,实现所有的贸易实体均有把大多数商品进口到中国各地的权利。特定产品清单的商品将以国有贸易实体这一渠道进口为主。《协议》还规定,中国将逐步批准外国企业参与进口商品的分销业务。并允许其提供与分销相关的一系列服务,如维护、保管、仓储、包装、广告、货运、航运快递,市场营销,客户支持等。

(四)反倾销标准和特定产品保障条款

《协议》允许美国在中国加入WTO15年内对中国产品仍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在中国加入WTO12年内可以针对中国出口引起或可能引起市场混乱的特定产品实施保障措施。

(五)加强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中美同意加强两国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鼓励研究机构和农业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合作。合作的主要领域有:牧场和园艺产品、生物工艺技术,肉类,家禽和家畜,水产业,自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