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所有风险的最严重表现形式

2.求一篇社区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3.目前情况下,基金定投与黄金定投哪个好

4.国内汽车销量持续走低,这是汽车市场饱和了吗?为什么呢?

5.俄罗斯经济持续下降将面临哪些困难

如何理解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所有风险的最严重表现形式

国家油价风险准备_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申报期限

1 、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发起人是否对拟设立的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是否对企业设立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计划,是否完全履行了设立企业的义务,以及发起人本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律资格,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拟设立企业能否具有一个合法、规范、良好的设立过程。

2 、合同法律风险:指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合同法律风险是企业法律风险的重点。因为市场经济也是契约经济,合作双方中的任意一方无论主观或客观因素最终导致合同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使一方当事人利益受到威胁时,风险已经降临。因此说,合同作为一种实现合同当事人利益的手段或者工具,具有动态性,双方当事人通过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最终需要确定某种财产关系或者与财产关系相关的状态的变化,得到一种静态财产归属或类似的归属关系。

而在实现最终的静态归属过程中,可能有各种因素影响最终归属关系的视线,当合同利益的取得或者实现出现障碍,一种根源于合同利益的损失风险就展现出来。

3、 企业并购法律风险: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总称。从法律风险的角度看,企业收购并没有改变原企业的资产状态,对被收购方而言法律风险并没有变化。因此,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兼并中。企业兼并涉及企业法、竞争法、税收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且操作复杂,对社会影响较大,隐蔽性的法律风险较高。近年来国内外著名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因对法律风险的预期不足而导致损失的案例层出不穷,比较典型的如TCL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案:

2004年,TCL并购了汤姆逊彩电业务、吞购了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希望可以通过对海外这两个强势品牌的收购来提高TCL集团的声誉度。同时,也能获得彩电和手机业务的核心技术,两大强势业务的发展,也能帮助TCL形成规模经济。连锁效益下,TCL集团的彩电以及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强势地位也能为集团带来丰厚的回报,正好弥补了因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而暂时出现的巨额亏损。然而,就在TCL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法国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没有多久,产业的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TCL集团2005年度第3季度财报披露,TCL集团公司期内亏损人民币4.46亿元,前3季度亏损总额达11.39亿元,现金流-7.87亿元。

并购之后,导致TCL集团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欧洲的运营成本高、尤其是员工成本很高。“招人招不到,裁员裁不了”的局面让TCL很是无奈。在并购之前TCL并没有注意到欧洲的劳动法律。欧洲裁员的补偿标准是世界上最高的。员工除了得到法定的补偿外,还会要求增加一些额外补偿,超过10人以上的裁员,补偿的数额就要由资方与工会谈判决定。按照当地法律,劳方还享有3个月的预通知期,其间资方需继续支付工资。由于谈判一直进行得很艰难,到2006年5月份TCL更换欧洲团队的时候,和工会的谈判仍然在进行,并且当时的局面很难控制。

4、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是蕴涵创造力和智慧结晶的成果,其客体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特殊财产,要求相关法律给予特别规定。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关注知识产权的深入保护,从法律风险的解决成本看,避免他人制造侵权产品比事后索赔更为经济。

5、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在我国,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主要是劳动合同法、劳动法以及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中,从招聘开始,面试、录用、使用、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待遇问题直至员工离职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劳资纠纷,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且这个问题处置不慎将会引发社会矛盾,而这种现象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叠加而引向尖锐和复杂。

近年来劳资纠纷案件统计数量不断上升,并出现劳资纠纷“升级版”——群体性事件。如:

2008年11月25日下午5时50分左右,广东东莞中堂镇开达玩具厂发生一宗劳资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500余人打致5人受伤。

2008年12月9日中国皮具之都——狮岭镇人民政府成立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组织、指派维稳力量处置劳资纠纷群体突发事件。

2009年2月4日杭州出口加工区出台了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

2009年9月8日德阳市旌阳区妥善处理了一起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突发事件。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如何正确处理劳资纠纷,怎样依法防范用工风险对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

6、企业税收法律风险: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为没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或不利的法律后果,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就是企业多交了税或少交了税,或者因为涉税行为而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企业对法律风险估计不足或处理不当,会带来相当严重的法律后果,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灾难。

如:中国人寿发行证券信息披露欺诈被诉案

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2003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为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按照重组协议,中国人寿集团公司负责承担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一切债务和责任。2003年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分别在纽约证劵交易所和香港证劵交易所上市交易。在纽约证劵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发行价是每股18.68美元,2003年12月29日,其股价达到最高点为每股34.75美元。

2004年2月3日,彭博通讯社报道了一些所谓的中国国家审计署审计结果的细节。同一天,新华财经网在其报道中指出中国国家审计署已发现涉及几十亿元人民币的非法活动。受此影响,中国人寿在美国证劵交易所的股价在2004年2月5日跌至每股26.63美元。2004年3月16日,中国人寿被告到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

美国一位购买了中国人寿股票的投资者委托其代理律师,在律师事务所网站上征集于2003年12月22日至2004年2月3日期间购买中国人寿股票的投资者,60天内可到法院登记加入原告队伍,对中国人寿进行集团诉讼。这家事务所提交的诉状称,认为中国人寿发布虚假的和误导性的信息以及故意遗漏重大事实,从而人为抬高中国人寿的股价。并指控中国人寿及其部分管理人员和董事的行为违反了1934年美国《证劵交易法》第10(b)款项,应对原告因此所受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00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发布审计报告,报告显示,之前的媒体的夸张报道多与该审计报告不符。审计报告指出发现的违法问题仅涉及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不涉及现在的中国人寿。有关罚款也是由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负责,而且数额是815万美元,就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规模而言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中国人寿随后就审计结果主要内容向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Form 6-K报告,中国人寿股价也由4月6日的每股24.83美元涨至4月7日的每股26.88美元。

2008年9月3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纽约南区法院作出判决,认为信息披露欺诈不成立。

尽管如此,通过该案件,我们得出结论,中国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时,要学会国外的游戏规则,加强与海外市场的沟通,及时发布有关信息,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尤其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争取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上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有一些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的过程中,遭遇海外投资者以各种理由提出的诉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步伐。本案中,美国法院对中国人寿的行为是否构成对重大事实的虚假陈述或遗漏的分析,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理解美国法律有关信息披露的要求,在尽可能做到信息及时、全面披露的同时,维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避免可能遭受的诉讼。

如:长虹公司法人股转配红股违规上市事件

1995年7月24日,四川长虹开始公告配股说明书。由于当时大势低迷及转配股比例过高等原因,长虹转配股并未完全配售出去,4400万转配股中有1100万股由承销商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称“中经开”)及上海财政证券公司(以下称“上财证”)包销。8月15日,长虹公告送股派息当天,上交所擅自批准长虹转配红股上市,并定于8月21日长虹送股除权日同公众股的红股部分一起上市流通。主承销商中经开于8月21日至23日上午两天半时间内,利用自营帐号抛出转配红股421万股,所得金额437570万元,其中8月21日集合竟价时,利用自营帐号抛出80万股转配红股,占当日集合竟价开盘交易总量的81%。

与此同时,上财证也于8月21日上午利用自营帐号将70万股转配红股悉数抛出。

事件发生后,中国证监会立即通报批评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并对长虹事件展开深入调查。中国证监会查明:长虹公司法人股转配红股违规上市事件、是一起违反国家法规政策、违反“三公”原则、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规事件。中国证监会指出,上交所、中经开的行为违反了证券委、证监会关干法人股及其转配股存量增量部分均暂不上市流通的有关规定;违反了涉及股市重大政策问题的重要信息必须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和向社会公众披露的有关规定。

中经开作为主承销商,还存在违反规定推销转配股余额和利用A、B字头帐户自营买卖420余万股长虹股票的问题。中国证监会还指出,上财证为副主承销商,也违反了证券委、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长虹公司为此次配股的发行人,得知长虹法人股转配红股已上市这一重大情况,未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违反了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

为严肃证券法纪、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经研究决定:

1、对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责成其对本单位主要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和纪律处分。

2、对中经开所获非法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后,剩余2506.32万元没收上交国库;中经开所掌握的转配红股尚未流出部分397.1659万股予以锁定;对其处以200万元罚款;责成其对本单位有关责任部门进行整顿,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对其在自营中使用A字头帐户问题,由于涉嫌其他违规行为,证监会将另案查处。

3、对上财证券所获非法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后,剩余406.16万元没收上交国库。

4、责成长虹公司对其内部证券事务进行整顿,切实规范信息披露工作。

5、对其他投资者所获转配红股,由于已有部分上市流通,剩余部分可继续上市流通。

6、在证监会公布对长虹事件处理决定的三天后复牌。

如: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航油”)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破产案

中航油于2001年底获批在新加坡上市,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但在此期间,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2004年12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5.54亿美元,不久就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5年3月,新加坡普华永道在种种猜疑下提交了针对此亏损事件所做的第一期调查报告。报告中认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主要包括:2003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值;缺乏推行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

排除一些从事市场交易活动都难以避免的技术原因,我们从普华永道的报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航油从事期权交易业务的决策以及整个交易过程都无视制度的存在,公司最终的巨亏是不按制度行事的结果。这次事件引发了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对内控执行和完善的思考,内控的有效性再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如:美国安然能源公司破产案美国安然能源公(EnronCorp.ENE),其曾名列世界500强第16位,并连续4年荣获“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2001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称赞的公司。2001年9月30日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总资产达618亿美元;其业绩甚至曾经超过IBM和AT&T这些市场表现优异的公司。但即使是这样曾经是“业绩优良”的巨型公司,却由于通过“设立特定目的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来虚增营业额和利润,涉嫌帐,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并最终破产,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之一。

如:安达信违规导致巨额罚款事件

1913年由芝加哥阿瑟安德森教授创建的安达信公司,经过88年经营,在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5万名员工,在全球拥有10万家大型客户,曾是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而在安然事件揭露前后不到几个月,这个“百年老店”毁于一旦,实在令人深思。

安然公司成立以来,从80年代到90年代,安达信不仅一直负责其审计工作,而且同时提供咨询服务。利益驱使安达信帮助安然。随着安然问题的暴露,安达信一系列的行径相继揭露。2001年,安达信就曾两次因违规操作而被处罚。一次是与审计美国废物管理公司工作中提供虚假误导性审计报告有关,安达信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明知故犯”和“不顾后果”地为美国废物管理公司提供虚假、具有误导性的审计报告,虚报收入14.3亿美元,华盛顿联邦法庭以“欺骗及伪造账目”罪判处安达信罚款700万美元。

其中有三名合伙人除了罚款外,还处以5年内不得从事审计工作,另一人的禁审期为一年。2001年春,安达信因为替自己负责审计的佛罗里达州家用设备企业阳光公司账,被法院判定向阳光公司的股东支付1.1亿美元。

如:帕玛拉特财务欺诈导致破产事件:

帕玛拉特公司是意大利的第八大企业,其成立于1961年,是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向以食品生产享誉世界。在债券市场,帕玛拉特是一个重量级客户,过去一直对外负担巨额债务。由于公司声称拥有雄厚的现金储备,不良信用并未引起投资者及有关方面的重视。帕玛拉特危机的爆发是在2003年11月中旬。由于公司突然宣布无法偿还到期价值1.5亿欧元的债券,从而引起了审计师和银行对其财务状况的警觉;而当宣称无法清偿在开曼群岛大约5亿欧元的共同基金时,真正的恐慌开始了。帕玛拉特的股票价格在几个星期内持续跌落,在12月份下跌了87%。2003年12月27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财务欺诈是导致危机的元凶。在初步调查之后,意大利检查人员表示,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管理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法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美元的负债。欺诈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一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难怪美国通用电气企业(GE)原总裁杰克.韦尔奇在回答别人问他最担心什么问题时,他说:“其实并不是GE的业务使我担心,而是有什么人做了从法律上看非常愚蠢的事而给企业的声誉带来污点,并使企业毁于一旦。”

(四)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

根据现代企业六大职能----即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特点,企业在实际运行当中的法律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决策违规。企业重大战略、经营决策和重要经济活动违反决策程序,不经过法律论证,被迫承担法律后果。例如有的企业违规出借资金、对外担保,形成法律风险。

2、经营违法。有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违反强制性规定,例如违规建设的项目,未经环保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失去法律保护,招致执法部门查处和法律制裁。

3、民事违约。企业订立与履行合同不规范,违反约定导致经济纠纷,被对方起诉承担违约责任。有的企业因未能偿还到期债务,被银行起诉,造成企业资产被法院强制执行。

4、遭受不法侵害。企业维权意识不强,经营行为存在漏洞,防范机制不健全,遭受不法侵害、恶意诉讼或突发危机时,被动应付。

上述是从一般企业出发,分析了造成企业法律风险的普遍原因。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其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其在法律风险的成因上也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殊原因:

1、国有股权一股独大,股权过于集中,直接导致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都有大股东控制现象的发生,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使制衡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加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使国有企业在执行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时发生冲突,且这种冲突最终是人治胜于法治,政权大于法权。

2、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有效制约。一些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差距较大,企业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层面的职责不清晰,运行不规范,未形成有效运转、相互制衡的机制,法律风险防范缺乏体制保障。这些都与国有企业特点密不可分,无论内设监事会还是外派监事会,都因为有名无实、职责与能力不匹配,责权不对等而监督不到位;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因其《条例》落后而使其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尽管《公司法》第十八条、四十五条、五十二条、六十八条、和一百一十八条中都有涉及职工参与制度的规定,但其局限性使职工董事、监事在人数确定、权力发挥和信息反馈都落后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3、独立董事定位不清,独立性不强。我现在搞不清独立董事是决策者还是智囊团?如果是决策者,为什么决策失败他们不承担责任?如果是智囊团,为什么还要强调他们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制衡作用?现在有的独立董事仅是花瓶而已,有的则成了人情董事。

4、法律风险意识淡薄。一些国有企业对企业法制建设工作不重视,对国家有关经济法规知识不熟悉,对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依法经营的意识不强。有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存在管理漏洞。

5、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决策缺证审核。不少国有企业未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和配备专职的法律工作人员。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等重大经营决策上缺乏必要的工作程序,决策的前期论证工作不充分,不民主,不科学,不听取法律工作者的意见,仅凭少数人的意志和经验进行决策,导致决策失误,引发法律风险。

6、对管理层的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频频发生。管理层级多,资产监管链条长,造成失控,母公司对子公司缺乏监管。

7、企业盲目扩张,过分追求多元化、超速发展,造成风险无法控制。

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企业法律防范制度初创于1954年9月第一届通过的首部宪法,一些企业为适应依法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开始在企业内部设置“法律室”。总理在1955年1月13日常务会议上对建立法律室做出原则指示。法制局根据国内有些机关、企业已有的初步经验,并参照苏联经验,起草了《法制局关于法律室任务职责和组织办法的报告》。随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随着“十年”和历史变迁也随之淡化、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已经迫在眉睫。欧洲大公司、大集团普遍重视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西方国家大公司、大集团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是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自觉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这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

1、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在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企业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损失的发生。

2、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企业发展壮大,必须不断积累资产和财富,减少因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

3、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反之,则可以有力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求一篇社区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要有 标题 小标题 摘要 参考文献等内容的标准格式范文如下:物价上涨的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物价飞速上涨,猪肉涨价了,方便面、快餐、洗涤用品也涨价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就连学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涨价,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也是突然不能够适应。 “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类基础物质价格再怎么涨,老百姓也是要买的,无论如何,饭总是要吃的。

为了更好的明白现在市场的价格上涨情况,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我的调查数据:

⒈猪肉价格:印象中猪肉应该卖的很便宜的,6,7块钱一斤。可是当我妈问猪肉价格时,摊主说:“14元一斤。”我就惊讶极了。什么时候涨的这么厉害了?旁边另一个顾客说:“好多天都没有吃猪肉了,都不知道猪肉是啥味道了,想吃肉只能买点羊肉吃火锅啦,否则别的也买不起,鸡蛋更是长得离谱,原来3.4就能做一顿炒鸡蛋,但是现在4.2才能炒一盘啦。现在过年才来买些猪肉回去。”早就听说国家政府一直要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可是现在看来好象没有什么效果吧。

⒉鸡蛋价格:印象中以前只买一两块一斤的,可是妈妈告诉我:“那是早几年的价格了,现在都卖到四五块钱一斤啦。”我随着妈妈去买鸡蛋,果真,鸡蛋标价:4.5元/斤.妈妈买了十个鸡蛋就要了十几块钱.

⒊蔬菜价格: 2008年真是不一样的一年,年前大雪灾.湖北、湖南、广东受灾严重,很多北方时令蔬菜因为道路不通而无法正常运到南方.这是蔬菜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妈妈去买藕.一看标价:6元/斤.买了两节就是12元.妈妈大发感慨:“现在买菜都要大几十块.却没有多少东西.再这样下去,如果不涨工资,真的是会越来越困难了。”我在心里也暗暗赞同。

随后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一般的蔬菜价格都在1元以上。很多居民都试着还价,可是卖家一直“叫苦”表示不能再便宜了,涨价也是没办法,一涨都跟着涨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真是颇有感触:生活真是很不容易!

理性的看近两年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品价格的波动给普通市民特别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

整体上看,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粮油价格上涨尚不足以影响到居民整体生活。但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

如何让物价不再继续上涨,如何真正让人民生活的愉快还是需要靠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调控了。

人们疑虑接下来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商品涨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的物价上涨?当前的物价上涨是局部性的还是全面性的?会否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为此,我查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数据,来深刻体会这个深刻的专题。

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原因导致物价上涨?”

根据统计,春节至今,全国居民各月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5.2%,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6.4%.是继95年内的又一新高。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据统计,6月份全国31个省市区的居民消费价格均比去年同月上涨,幅度在2.4%到8.4%之间。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涨21.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2.4%,鲜蛋价格上涨28.1%.

在新涨价因素中,粮价上涨仍占据一定的比重。此外,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带动相关原材料和消费品上涨,加上国家发改委调高成品油价格,其后续影响在春节后体现出来。据介绍,从呼和浩特市上半年市场物价总体情况来看,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8%,其主要原因是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蛋类、水产品和在外用餐价格上涨。另外,居住类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6%,主要原因是城市垃圾处置费、房屋贷款利率和取暖费上涨。

以下为2008春节至今部分物价上浮变化统计数据表

由于国际能源短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90左右。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在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业,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粮变油”提升了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对养猪、养鸡的成本有所影响,从而拉动了肉禽蛋的价格。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部来自国家发改委的资料:

今年下半年以来,老百姓嘴里一直念叨着一件事情,吃的东西怎么变得这么贵?而一个原来极专业的经济学词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现在也成了一个通俗词。的确,我们吃的食品和粮食今年的涨幅不小。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什么时候粮食和农产品的生产能大幅增长,把价格降下来。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今天认为,近十年来生猪收购价与玉米的比价平均是6.1:1,而现在生猪的收购价格与玉米的比价已经到了9.3:1,大大高于正常时期的比价,这对于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非常有利。但由于生猪生产存在周期性,所以生猪供给出现根本性转变,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以后。

不过,和我们以往经历过的几次物价整体上涨不同,这次食品涨价的直接原因不是因为严重供不应求,而是源自农产品尤其粮食价格上涨。想想过去粮食价格一直偏低,所以说这轮涨价,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对过去扭曲的价格体系做出了一种纠正。但为什么粮食价格的正常波动,会迅速波及到这么多农产品,直至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呢?显然,出问题的是农业生产方式。像现在的生猪生产,还主要靠分散的农户,他们信息不畅、势单力薄,没有力量承受市场风险,所以出现了猪肉市场去年暴跌之后,紧跟着又开始暴涨,而这样的反常在很多农产品身上都能发现。眼下,为了平抑食品价格,各级部门都在积极努力。但我们知道,需要调控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

以上为眼下根据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所做的宏观的总结。

目前情况下,基金定投与黄金定投哪个好

你好,无可争议的是基金定投好,黄金定投投资品种单一,不利于分散风险。

大家都只看到黄金有保值,防通胀属性,但是却忽略了黄金还有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

国际金价走势与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国际油价,美元指数等紧密相关,决定黄金价格走势的因素很多而且很复杂,因此其呈现剧烈波动的特征,如果你不是风险承受较高的成长型投资者,最好不定投黄金。

特别是目前国际金价呈现下降通道,目前黄金定投风险大于机遇。

而投资基金的话,由于不同风险类型,不同投资标的的产品都很丰富,如果能选到好的适合于自己的基金,完全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同类产品平均水平的收益

码字不易啊,如有帮助望采纳,百度知道基金总积分排名第三,csdx7504

国内汽车销量持续走低,这是汽车市场饱和了吗?为什么呢?

国内汽车的销量近一年并不是特别好,但自己觉得并不是汽车的需求量饱和了,而是说现在很多人他有买车的需求,但是没有买车的能力,人们是想买车的。但是现在这个经济环境以及个人的收入水平决定了这事情要往后放一放。

车子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代步工具,并不是非要买一个很贵的车子,因为正常买个车子在10万块钱左右就已经可以有很多车型的选择了。无论是车子的动力更好一点的,还是说车子空间更大一点的故障率更低的都可以,10万块钱就可以选很多了,这个价格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在工作了5年10年的人们看来这个价格并不高。但是现在疫情当下人们可能手中有钱却并不会去买车。

因为过完年之后疫情进一步复发,出现了很多地方的疫情严重的情况,交通管制,全员核酸,居家隔离,停工停产,这样的情况他就不敢去进行大额的消费。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失业,现在所在的大部分私企都是这个企业,还能运转下去还赚钱,那就做企业,如果亏钱并且亏的很多了,那企业可能就解散了,国企央企虽然稳定,但有几个人是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呢?肯定要留下一部分经济储备的。

就是预防未来出现的由于疫情影响的工作状态的变动,手中就算有10万块钱,也不可能用自己全部的积蓄去买一辆汽车,这并不是一种理性的状态,因为买个车虽然对于提升生活品质有帮助,但这并不是一种必需品,还是要为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做一定的应对准备,自然要把手中的钱留下相当多的一部分。买车,这个事情不怎么着急,出行的需要又不是特别旺盛,那自然短时间之内就不会有买车的打算了。

俄罗斯经济持续下降将面临哪些困难

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取得了克里米亚,再次实现了领土的扩展,但其面临的内外挑战日趋严峻,陷入了自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战略困境。受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和自身软硬实力同步衰退的影响,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呈现颓势。

经济上,伴随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及西方严厉制裁,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全部失速,俄罗斯经济陷入深度衰退,2015年GDP可能下跌四个百分点,2016年也难有大的起色。更为令人担忧的是,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难以扭转,俄罗斯在世界新能源、新工业革命浪潮中正被远远甩在后面,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加速边缘化。尽管俄罗斯经济不会“崩溃”,但总统所设想的“2020年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年吸引外资超过800亿美元”等目标已完全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政治领域,尽管表面上俄罗斯国内“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总统支持率高企,但实际上政局暗流涌动:执政精英分化、财富和知识精英外流、民族与宗教矛盾积聚、经济恶化的政治社会后果发酵,民众陷入苏联解体之前那种可怕的政治冷漠和静默当中。在选举政治的基本体制下,2016年的杜马选举和2018年的总统选举将成为检验俄罗斯政治社会稳定的重大节点。

2015年,俄罗斯外交的核心任务就是寻求“突围”,但总体看来成效有限。

首先,在推动欧亚一体化方面,虽然将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两国拉进了欧亚经济联盟,实现了该一体化机制地理范围的扩展,但并未有效促进区内商品、投资、人员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并未实现成员国经济合作的持续深化,没有形成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受经济危机及规则制订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成员国内部贸易反而下降近30%,俄与哈萨克斯坦及白俄罗斯之间几次发生贸易战,一度取消的关境重又恢复。与此同时,成员国数量的增长并未带来联盟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哈、白两国对俄的担忧和不满大量积聚。安全上,尽管独联体国家首脑在10月中旬举行的峰会上讨论了反恐合作等问题,并表示要更深度地介入阿富汗事务,但由于各国利益诉求差异巨大,不可能取得实际效果。而俄罗斯在白俄罗斯设立空军基地的提议,也遭到了白总统卢卡申科的明确拒绝。

其次,俄罗斯与西方关系陷入冷战结束以来的“冰点”,美欧对于俄罗斯的不信任大幅度反弹,双方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对峙明显升温。俄罗斯于2014年底重新修订“军事学说”,仍将北约视为头号威胁。尽管财政捉襟见肘,但2016年预算支出的逾1/4划拨给了军费开支,在养老金增幅不超过4%而通胀率将高达12%的背景下,同比增长0.8%的国防预算显示出俄正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军事领域,而这将进一步提升俄罗斯经济的军事化水平,同时拉高社会的“动员”准备程度。在乌克兰危机后,北约也调整军事战略,重新将俄视为战略对手,加强在东欧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和作战指挥体系的整合。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空袭行动又让北约对其南翼安全充满了担忧,因此加强了与土耳其、意大利等地中海成员国的安全合作力度。在俄对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展开空袭行动的同时,北约“三叉戟接点”演习在西地中海进行,前所未有的演习规模凸显出北约对俄的担心及应对决心。可以肯定,尽管在11月15日G20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上和进行了会晤、巴黎恐袭后法国总统奥朗德于11月26日赴俄商讨反恐事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西方与俄对抗的烈度,表明双方会进行一些战术性合作,但却不可能根本改变西方对俄罗斯的忧虑,无法促使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有实质性回暖。

第三,虽然俄罗斯加大了“向东转”的力度,突出与中国、印度、越南等亚太国家的合作,但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的身份认同和对外战略完全转向了东方,也无法弥补其与西方关系恶化所造成的损失。梅德韦杰夫总理9月24日以《俄罗斯的新常态与全球挑战》为题撰文,特别强调:“任何人也休想切断我们与多样的欧洲文明的天然联系。未来,俄欧关系可能会调整,但是开展合作、发展伙伴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战略方向坚定不移!”这突出反映了俄罗斯精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此同时,“向东转”在很大程度上是应急举措,俄罗斯在与东方国家的合作中缺乏系统的战略和现实的工具。还要看到,“向东转”是“多元化”的,并不意味着把合作重心全部放到中国。正如梅德韦杰夫所说:“不仅要和中国、越南、韩国及其他亚太各国密切合作,也要和分布在世界各大洲的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成员国深化合作。把俄罗斯的这种合作意愿解读为‘转向’是错误的。”

第四,在乌克兰与叙利亚问题上“一软一硬”,意在“逼和”美欧,改变被西方“冷冻”的困境。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无力再在东部掀起大浪,因而试图让其长期化并成为制约乌克兰内外政策的“杠杆”。自10月2日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举行诺曼底四方会谈以来,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武装的支持力度,最近又同乌克兰政府达成了重组30亿美元债务的协议,试图通过展现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柔软身段”以换取西方特别是欧盟减轻或取消对俄制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则是“一石多鸟”:一是对恐怖势力进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以维护本土安全;二是保持在叙利亚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的军事基地,以为黑海舰队在地中海寻求战略支点;三是支持中东的什叶派力量,借此维护在中东的战略影响;四是逼使美国恢复与俄的军事接触;五是借在中东制造地缘政治紧张气氛,以抬升国际油价,包括从里海地区向叙利亚发射巡航导弹的做法就有这方面的考虑。更为重要的是,近年东地中海大陆架新发现了储量极其庞大的天然气田,如果这些天然气资源得到开发并出口欧洲,将给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带来巨大威胁,因而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针对东地中海天然气开发的深远考虑。

突袭叙利亚展现了俄罗斯丰富的国际斗争经验,而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也使俄罗斯寻求改善国际环境的努力出现了一丝转机,但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11月24日被土耳其击落又暴露出俄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看到,俄罗斯***正试图把乌克兰危机后的“一手烂牌”打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外交手腕更多是战术性的,不大可能完全扭转俄罗斯面临的战略颓势,其所处的战略环境和国家发展趋势不大可能迅速好转。